2016年 第07期目录
本期关注.唐山大地震40周年 (4) "大地震改写唐山人"——上天留下我,就是让我写唐山 王家惠 (15) 我们从此成了“党的孩子” 党育新 (21) “是否对得起大地震中救我的人” 黄亚林 (28) 当小皮影遇上大灾难 韩溪 (35) 震不垮的《节振国》 任荣会 芸阁书香中国书院名家名迹考 (44) 龙冈书院:成就王阳明的第一声呐喊 王胜军 文化访谈 (51) 《清明上河图》为何是北宋的“盛世危言” 雷收麦;周延亭 (69) 新书来了 随笔札记 (70) 谁?把几千年的教育成本拉下来 李志民 评论 (73) “风”过而“心”动:清代政治压力引起的文化反应 程曼 (75) 新书来了 (76) 城市乡村化 乡村城市化——写在华揽洪《重建中国》(中文版)出版十周年之际 金磊 (80) 新书来了 (81)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读《中国公众史学通论》 朱志先 (83) 新书来了 (84) 一颗天才的种子,落在上海——谈《江南伶杰剧界麒麟——周信芳评传》 王儒 域外书谭 (86) 本书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杨丽萍 (91) 新书来了 文化视点.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 (92) 为什么茅盾的文学座次总在变化 徐晓军 (98) 我与茅盾先生在杭州的相遇 沈虎根 (101) 茅盾创作生涯中最早的两首诗——《我们在月光底下缓步》和《留别》 陆哨林 (109) 新书来了 对谈 (110) 历史不是死去的过往——我说《世界文明史》 昝涛 (114) 这是北大世界史专业全体的成果——也说《世界文明史》 马克垚 (115) 新书来了 推介·三人话“书话” (116) 书话体批评,你大胆往前走 子张 (120) 书话就该安于边缘而拒绝中心 汪成法 (123) 书话是对文化轻薄和浮躁的提醒 赵普光 书人茶座 (126) 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评纪录片《铁血残阳》 黄治 (F0004)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简介
|